国际财经时报:中国首次“太空授课”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
发布日期:2013-07-12 浏览次数: 次 字体【

  “接下来我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解这道题。”当学校的老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除了个别学霸外,恐怕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会感到紧张或焦虑。不过今日10点开始的一堂课上,听课的学生们或许会对这句话抱有无比的期待。

 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20日上午10时许举行,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。本次太空授课持续45分钟,内容为展示并讲解太空中的失重现象等,通过天链数据“中转站”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,实现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。

  这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。

  早在1986年,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,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“教师在太空”计划,但不幸机毁人亡。此后美国颁布“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”的禁令。

  一直到2007年,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•摩根,终随“奋进号”飞上太空,肩负着航天员、教师和“麦考利夫的继承者”三重身份,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。

  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,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,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。

 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,这次太空授课主要基于天链一号3颗卫星提供的中继卫星系统。2012年7月25日夜间,“天链一号03星”成功发射,中国由此正式建成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。

  中国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受带宽限制,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听到声音却无法看到地面的高清画面。中继卫星建立“空─空─地”传输链路后,电子邮件、视频通话等天地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。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的太空授课,通过天链数据“中转站”传送,公众可以看到更稳定、更清晰的实时画面。

  据介绍,数据中继卫星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卫星,它必须要解决高速运动的卫星之间的捕获与跟踪,对精度要求极高,这在天地测控通信方面则是一次突破。

  中国当前的地图产业已经蓬勃发展,据相关方面预计,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到2020年则可以达到1万亿元。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、航空和航天领域,民用上也越来越普及,比如用于数码城市、电子政务、智能交通、位置服务、资源管理等,还有的利用卫星监测违章建筑、湖泊的水情、库区滑坡等。

  据报道,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瞄准未来多媒体卫星通信、导航数据、高分辨卫星遥感、测绘等大容量数据的即时传输与处理需求,努力提高卫星应用综合效益和价值,重点突破高速大容量微波、激光数据压缩传输与处理核心技术,研制高效微波、激光数据压缩与数据传输设备,打造卫星数据传输与处理应用产业链。比如,未来可以随时随地从卫星下载高清影片等。作者:赵晓灵 

信息来源: 国际财经时报
(责任编辑: 张琦 )
分享到:
0